返回

五代:这个小国太能打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6章 剿灭水匪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塌天虎虎目圆瞪,对四周喽啰道:“大和尚因我而死,我要为他发丧。”

    喽啰们惊呆了,心说山脚下都是官军,还有这心思?便有人苦劝不如将尸首送还小灵山。

    塌天虎点点头道,也好,我这里个个都是杀人犯,大和尚一定不想让我们给他当孝子贤孙。

    众人哭笑不得,也只好照办,找了些破门板,给住持打了一口勉强算棺材的棺材,假装哭哭啼啼地给抬下山去了。

    和尚们见到住持的尸首,悲愤不已。

    陶安同惋惜之余,心中暗喜,心说匪首能送回尸首,说明劝降有效,只不过可能拉不下这个脸来,看来得趁热打铁。

    便找了个能说会道的小兵,带上信物,再次登上马迹山,一路上,匪众都给他蒙上眼,防止他窥见沿途布防。

    小兵自称名叫陈二牛,父亲本是南吴淮河边的渔民,被征发来攻打吴越国,战败后投降,自此成为吴越水军,陈二牛子承父业,继续在太湖水师当兵。

    塌天虎又问陈二牛父亲是何人麾下,哪一年投降的,陈二牛一一答来,塌天虎盘算了下,大差不差,看陈二牛神情和听他口音,仍旧还是江淮话,与吴越的吴语很不一样,应该是不会错。

    塌天虎顿生亲切感,他也曾是南吴的水师士卒,在长江口被吴越军俘虏,在路上逃脱,遁入太湖,从此开启了水匪生涯,历经二十余年,从单打独斗开始,逐步拉起了数百人的队伍,成为太湖一霸。

    塌天虎问陈二牛:“你来劝我投降,不怕我剐了你?”

    陈二牛道:“怕,但军令如山,不来也是死。”

    塌天虎道:“你让钱王(指钱弘佐)答应我三件事,我便降了钱王也无不可。

    塌天虎提了三个条件,一是赦免他的部下,不得杀一人,该给官给官。二是不能杀他,他愿出家当和尚。三是水师都指挥使亲自上山宣钱王诏书。

    陈二牛道,自己是小兵一个,无法作主,让他下山后上报才能答复。

    塌天虎狡黠一笑道:“那倒也是。”

    陈二牛急忙下山汇报陶安同。

    诸将都觉得塌天虎在故意拖延时间,反对陶安同亲自上山,再说,赦免他部下可以,赦免塌天虎,他是匪首,还得钱弘佐亲自拍板,去杭州请旨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两天,时间太久。此战得速战速决,拖久了被南唐国发现后,会有大麻烦。

    陶安同咬了咬牙道:“将在外,便宜从权。”作主答应塌天虎的三个条件,但唯独没有钱弘佐的诏书,承诺等回杭州后再补。

    计议已定,此时天色已暗,不便上山,便回报水匪,明早上山受降。

    到了二更时分,马迹山上突然火光大起,隐隐还有喊杀声传来,诸将惊疑不定,怀疑是水匪故布疑阵,劝陶安同不要夜战。

    等到天明,吴越军派出一队人,手持盾牌朴刀,往山上冲去,竟毫无阻拦。等到山顶一看,匪巢已付之一炬,匪首塌天虎已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于是连忙审问投降的水匪,称半夜突然起了内讧,有人要杀了塌天虎邀功,塌天虎见势不妙,翻下后山跑了。

    陶安同懊悔地直拍大腿,命人搜山,搜遍了整座岛上,除了找着一些水匪私藏的金银财宝以外,不见塌天虎。

    此地毕竟是南唐地界,不宜久留,只好撤兵离去。

    陶安同回到苏州城,一面将兵撒出去捉拿残匪,一面发下海捕文书,通缉塌天虎。

    对土匪头子、骨干、有血债的,公审处决。对太湖及大运河的船只登记造册,并发给通行证,无论是商船和渔船,没有通行证,不能出航。

    经过这次打击,整个太湖流域的水匪基本得到肃清,交通大动脉——大运河的航运安全得到了很好保障,南来北往的船只更喜爱走大运河,沿途的工商业乡镇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次月,钱弘佐下诏撤销太湖招讨司,设立太湖及江南运河都巡检司,由陶安同兼任都巡检。吴越国在太湖及运河沿岸分设巡检分司,派官兵守卫巡逻。

    自此,太湖靖矣。

    听说唐姑娘又按例来给许氏看病,钱弘佐便忙不迭地去问安。

    许氏笑道:“六郎不必一天来几回,国事要紧。”又对唐姑娘说道:“这几日身上总是痒痒,也没蚊子咬着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唐姑娘神色凝重,查看了许氏身上痒的地方,又翻看医历,回道:“这回开方,我便将石上柏给去了,许是娘娘有些过敏,停药后便能好。”

    便转头去写方子,写完递给钱弘佐道:“请殿下阅览。”

    钱弘佐随意看了眼,都是些生芪、白术、天冬等寻常草药,他没细读过医书,便笑着递还:“我也不懂,一切听你的。”

    唐姑娘开完方子便告退了,许氏见钱弘佐一直盯着唐姑娘看,打眼瞧他。

    “唐姑娘医术好,人也好,宫里的太妃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爱找她,她又住得远,不如官家给她封个女官,让她进宫来,你看怎么样?”

 

第66章 剿灭水匪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